多通道注射泵日常校準規范
一、校準環境要求
1.溫度:15℃-30℃,避免惡劣溫度導致部件熱脹冷縮,影響機械傳動精度。
2.濕度:≤80%,防止濕度過高導致電路板短路或金屬部件銹蝕。
3.大氣壓力:86.0kPa-106.0kPa,確保壓力傳感器讀數準確。
4.電源:220V±22V,50Hz±1Hz,電壓波動過大可能損壞電源模塊。
5.環境干擾:避免機械震動(如鄰近設備振動)和電磁干擾(如強磁場、無線電設備),防止信號傳輸失真。
二、校準前檢查項目
1.機械部件檢查:
-推拉注射泵絲桿,檢查靈活性。若絲桿發緊,需在軌道槽滴入2-3滴機油,推拉數次以減少機械誤差。
-檢查各連接部件(如推頭、離合器、壓桿)是否緊固,排除泄漏風險。
2.外觀與功能檢查:
-確認設備結構完整,無機械損傷或妨礙讀數的缺陷。
-檢查開關安裝可靠性、通電狀態顯示清晰度及易操作性。
-使用泄漏電測試儀檢測絕緣性能,確保無漏電風險。
3.報警功能測試:
-模擬開門、氣泡、注射結束、電源線脫落等場景,驗證報警功能是否正常。
-夾持注射器時,檢查注射器指示燈是否點亮,確認傳感器靈敏度。
三、校準流程與標準
1.速度校準:
-連接標準注射器至注射泵,設置不同輸液速度(如低速5mL/h、中速50mL/h、高速100mL/h)。
-使用計時器測量實際輸液時間,與設定時間比較,計算速度誤差。
-允許誤差范圍:±5%(低速)、±3%(中速)、±2%(高速)。
2.容量校準:
-通過稱重器測量實際輸液量,與設定輸液量比較,計算容量誤差。
-允許誤差范圍:±3%(小容量注射器,如10mL)、±2%(大容量注射器,如50mL)。
3.精度校準:
-連續進行多次速度和容量校準(至少3次),觀察誤差變化趨勢。
-計算標準偏差,評估設備穩定性。若標準偏差超過允許范圍(如速度標準偏差>1%),需調整控制參數。
四、校準結果處理
1.合格判定:若校準結果在允許誤差范圍內,設備性能良好,可繼續使用。
2.不合格處理:
-若誤差超出范圍,首先檢查注射器品牌是否匹配
-調整控制參數(如流速、壓力),重新校準。
-若調整后仍不合格,需檢查硬件部分(如密封件、閥門、步進電機),必要時更換部件。
3.記錄與報告:詳細記錄校準數據(包括設定值、實際值、誤差、環境條件),生成校準報告,存檔備查。

多通道注射泵注射器安裝規范
一、安裝前準備
1.注射器選擇:
-優先使用設備特定品牌的注射器,若使用非特定品牌,需聯系工程師進行品牌標定。
-確認注射器規格與設備兼容(如0.5μL-60mL)。
2.設備檢查:
-確保注射泵處于關機狀態,斷開電源。
-檢查推頭、離合器、壓桿等部件是否靈活,無卡滯。
二、安裝步驟
1.拉起壓桿:向右旋轉90度,松開離合器,將推頭移至右端。
2.放置注射器:
-將注射器針筒邊緣放入卡槽前側面,確保位置正確。
-按下離合器,將推頭向左移動,夾住注射器按手。
3.排氣操作:
-確認注射管路未連接病人,排出注射器和管路中的氣泡。
-手動推動推頭,觀察藥液流出,直至無氣泡。
4.固定注射器:
-旋緊壓桿,確保注射器穩固。
-檢查注射器與推頭連接是否緊密,避免滑動。
三、安裝后檢查
1.品牌確認:檢查設備顯示的注射器品牌與實際使用品牌一致。
2.功能測試:
-手動推動推頭,檢查注射器活塞移動是否順暢。
-開啟設備,進行短時間試運行(如1分鐘),觀察有無泄漏或異常噪音。
3.報警測試:模擬注射結束、管路堵塞等場景,驗證報警功能是否正常。